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APP做任务赚钱安小店APP
POS机代理加盟信用卡积分变现
科学shang网支付宝免签约即时到帐OLEOU简单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盗刷4万?!别让垃圾短信毁了你的信用卡-信用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0 14: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男前两天在逛钞市APP时,看到一个小伙伴分享的真实案例,忍不住广而告之,大家小心垃圾短息,谨防信用卡盗刷!
        小伙伴在收到一系列垃圾短信后,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而这,恰好是我身边认识的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那次事件使得她被盗刷了4万多人民币,算上滞纳金该有五万了吧。
        这个事情发生在去年的五月份,最神奇的是,我因为某些“奇妙”的因缘也跟这件事情扯上了联系,也算是真正的当事人了吧。因此写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提高警惕,提高防范意识。
        300多条突如其来的垃圾短信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我以前的公司会给大家每个人发一个电话以及一个对应的电话号作为公务手机。一般我们大家都是携带两个手机出门。但是也会有人只用公司发的手机作为私人/公务手机。故事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和主人公小Q相识于几年前的暑假。那时候我是大三的实习生,她是公司的财务,因为一起玩过,所以也算相识、却不算熟识的人吧;但因为两个人没什么交集,只是玩过一次而已,也就导致了后来事件发生之后的进一步延误,但这是后话了。总之,我入职的时候她跳槽了,恰好赶上她离职之后我入职,所以公司直接把她以前的手机号配给我做公务手机用。对于这一点,我和她曾经都是不知道的。
        一个慵懒的周末早上,我起床后发现了大概300多条垃圾短信,并且还有更多的短信在不停地进入我的黑莓,手机此刻开始疯了一般的闪个不停。我当时吓坏了,立马拨通了公司IT负责人的打电话,他也没想到这方面(也有可能是周末起床气),就回答我说,大概是有人想用我的手机号注册各种网站刷注册用户值吧。可是我还是觉得不放心,于是又给中国电信打电话,结果电信的MM说,他们那边根本看不到任何异常。
        在经过多方肯定之后,我也就没多想,“或许是什么无聊的脑残盗取了我的手机号吧”大概到了下午,短信潮停止了,就再没有新的短信进来了。
        竟然两个月后才发现
        一个月后,我收到信息说,Q女士您好,农行信用卡欠款四万多没还,因为我根本没有农行信用卡,而且上面写的姓氏也并非我的姓氏,另外我的朋友里没什么这个姓氏的人,我以为又是骗子,所以也没当真。
        后来,这样的短信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开始警告用户的地步了(譬如您若在几个月之内还未还清什么的,具体我也记不清楚了),我才有些觉得严重。这时候农行真的打电话过来了,而且呼唤我为我那个前同事的名字,我才意识到问题,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她刷爆了自己的信用卡,但是留了我的手机号 = =!
        后来反应了一下,觉得很可能是因为她以前用这个号码。于是,我通过同事问到了她的电话,并打电话给她。结果——她觉得非常困惑,”我没有刷这么多的信用卡啊“。我想了下,也是,一个学财务的人,基本的花销应该还是会控制的,怎么会花这么多,还任由其滞纳呢?
        当时,距离事发已经两个月了,就是滞纳金也很高了,她就赶快报了警。没想到,警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过去一段时间有没有收到过很多很多垃圾短信?
        她立马打电话过来跟我求证,我刚开始懵了一下,但立刻就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那个周末了……原来,警察说,这样的事情并非第一起了。犯罪分子会一边盗刷信用卡,一边狂往你的手机上发垃圾短信(多为各种网站的注册信息,他们有很多人一个团伙,每个人都在拿你的手机号注册网站,各种各样的注册码发来发去,一般人就会被误导)。这样,盗刷信用卡的信息混杂其中,却不为人所注意。就这样,延误了冻结卡的时机。
        后来我问她到底是什么情况。她说,当年她刚工作的时候,被各种人忽悠,办了好几个行的信用卡,但好多卡办了之后就没有用过,甚至没有开卡,就放在那里,而且她早都忘光了,抛在了脑后。这张农行卡就是当初办理了,但却没开卡的情况。更加倒霉的是,这些卡都是和她公司的手机关联的,因为她当时没有私人手机,所以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这件事情给我们大家的教训就是:
        1、作为刚入职场的小白,在办信用卡方面一定要谨慎。不要办超过自己可以管理范围的卡,否则后患无穷啊啊啊!
        2、另外,建议大家工作和个人生活最好分开,不要把所有的私人信息和公司发的手机连在一起。否则未来很容易延误发现问题的时机,造成更大的财务灾难。
        3、最后,理财意识,抑或说风险控制实则是一种非常重要且需要培养和维护的能力,并非只有学财务的人才有,也并非说我们这些没有学习过具体财务知识的人就会差。比如文中的我这位同事,就是学财务出身的,有足够的开源节流能力,但却疏忽大意,没有风险控制意识,因此出现事情也并非偶然。
        P.S. 这件事之后,我协助她打印了那几个月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等,作为举证,后来也因此并未承担偿还的责任,而是通过立案进入了刑事程序。当然这是后话。:)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免责声明|信立网

GMT+8, 2024-12-23 05:04 , Processed in 0.04439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