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7-2-24
积分835
金币505
贡献0
X币0
回帖277
主题54
|
<p> 3.15将至,消费者权益保护再度成为人们热议话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3.8万元做头发,救护车上索红包,网购刷单买好评,不法商贩给消费者挖了一个又一个坑。实际上,在金融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随处可见,而且由于涉及的金额较大,常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1、银行、保险成金融消费投诉热点领域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表示,金融消费投诉目前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一个是银行,一个是保险。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协会2015年收到银行投诉1162件,2016年收到的投诉是3000多件。
王女士称自己在银行存款时受到柜台业务员的“忽悠”,将准备储蓄的钱买了保险,事后才发现“进退两难”。于是她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银行“存款变保单”这种具有隐瞒性质的营销。有业内专家表示,这跟银行业务员积极推销各类保险产品,而本身却对保险产品并不了解有关。
解析消费金融是如何请饭消费者权益?
而对于保险消费投诉,存在认定难、理赔难等问题。据保监会统计显示,2013年全年,全国保险监管系统共接到保险消费者投诉21361件,同比增长30.2%,其中涉及销售误导、未明确提示风险的投诉共7501个,占投诉总量的35.1%。
在保险领域,片面夸大投资型保险收益,把保险直接和存款画等号,混淆保额分红和现金分红,指定车险维修厂从中套利,诱导投保人“带病投保”,代抄风险提示语隐瞒风险,混淆缴费期限和保险期限等手段层出不穷。为防止上当,投保人应该搞清楚购买险种是保障型产品还是投资型产品,这可避免日后出现纠纷。
2、期货、期权等投资交易平台给资者造成严重损失
近年来,各类投资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类平台多是采用计算机软件而搭建的交易场所,里面会包含一些交易指标、趋势图表、K线等要素。交易品种涉及外汇、原油、黄金、白银、稀有金属等商品的期货、现货等。
一些非法投资交易平台,没有经营期货交易的资质,推销时宣传资产管理,实际操作又转嫁风险。此外,这些平台使用的交易软件还留有后门,后台人员可操纵市场行情,从而诈骗客户财产。
3、互联网金融平台债权风险突显,资金追回难度增加
从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之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随之兴起。典型的包括:P2P网贷、众筹等。其中P2P网贷案件近年来大幅增长。由于平台单笔借款涉及投资者众多,个人追索债务操作困难。
由于网贷资产端绝大多数借款人及担保人为自然人,诉讼中有三分之二左右去向不明,债权风险凸显。此外,由于一般只存在信用担保,虽然每笔借款均由第三方作保证担保,但财产担保鲜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债权落空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而借款合同中使用投资人及借款人网络用户名,不显示真实姓名,并采用电子协议方式进行签约,而一些P2P平台就网络用户名与实名对接,形成有效电子证据链的技术保障不尽如人意。因此,选择平台时有抵押物的平台更值得推荐,比如车辆、房产做抵押,深受用户青睐。 |
|